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职校新闻

1万亿中央财政教育支出怎么花?学前职业教育成重点

来源:职业学院招生联盟
时间:2020-11-07
手机阅览

手机扫一扫

分享到:

教育搞得好不好,教育投入提供了重要基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财力虽然很紧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我们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这些钱花到哪里去?国家账本的支出结构正在优化。这其中,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是战略重点,今年是2020年实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0%的关键一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战略布局,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大发展需要大支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战略支撑,应该提待遇、增编制、留人才,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导读

从总体上看,义务教育、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都需要经费投入,但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以及高职扩招100万人无疑是今年教育投入的重点。

一、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会不会减少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

答案是否定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财力虽然很紧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2015-2017年,中央财政教育经费只有4000多亿的规模,占当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的比例约16%。如果2019年中央财政教育经费骤增至1万亿,而当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保持此前几年的增长水平,中央财政经费占比将达到30%多。中央财政2019年多掏出几千亿,“蛋糕”分给谁?从总体上看,义务教育、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都需要经费投入,但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以及高职扩招100万人无疑是今年教育投入的重点。

二、从中小学经费里抢“蛋糕”

“教委2018年拨给幼儿园的经费大大增加了。”北京市一家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园长3月13日告诉记者。在她参加的某区教育大会的分组讨论上,一些中小学校长“满腹牢骚”,原因是他们去年的教育经费被大幅压缩,转而用于补贴普惠性幼儿园。

转为普惠性幼儿园后,这家幼儿园每个孩子每个月得到的市级财政补贴为1000元、区级财政补贴约500元,全园共有约300个孩子,每年的补贴约540万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3月6日表示,今后3到5年,将实现幼儿园学位能力全覆盖,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今后几年都将是财政经费的密集投入期。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11月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国家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和支持水平。中央财政继续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事实上,财政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是在补短板。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2015年时,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在80%以上的国家,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平均为9.67%。 而我国2015年的这一占比仅为3.9%。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安阳市一中校长黄艳介绍,一个中部地区县,近年来依靠中央奖补资金新建了一批乡镇公办幼儿园,但其运行只有每月150元左右的保教费收入,没有其他财政拨款,教师没有编制,质量无法保障,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经费投入不足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幼儿园教师收入低。上述幼儿园园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北京市公办幼儿园教师月工资在7000元左右,而我们园在民办园中算是很好的了,教师月工资也只有4000元。”

三、增加对高职院校投入

另一个教育经费投入的方向是职业教育。2018年,我国普通本科在校生1697余万人,普通专科在校生1133余万人。可以说,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形成均衡发展态势。但从全国的经费总量上看,2016年高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投入为1.3万余元,而本科教育生均财政经费投入1.8万余元,相差较多。事实上,“在发达国家,高职的办学成本是普通本科的2倍多,我国高职人均公共财政投入经费偏低。”一名高职院校教师3月14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经费保障问题落实不到位,各地生均拨款经费差异显著,不仅体现在省域之间,也体现在一个省内不同地区之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3月3日说。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6年高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省份与最低的省份分别是北京和山西,相差4万余元,北京是山西的5.56倍。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3月6日指出,出台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政策,要给予相应的政策配套和检查督查,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教扩招需要配套经费支持。许玲建议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对中高职的投入要制度化。“可以将一些好的职业院校收归部属,通过中央财政支持这些部属高职院校。现在中央财政的投入都是项目性质的,没有形成制度。只有在投入形成制度化以后,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受到各方面重视。”许玲3月10日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指出,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还部署了一些具体的投入项目: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财政部部长刘昆3月7日介绍,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237亿元,同比增长26.6%。

四、中央财政教育经费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都将相对调整

今年的教育工作重点确定后,中央财政教育经费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都将相对调整。“事实上,中央财政教育经费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而其中,地方高校得到经费又极少。”中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3月14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义务教育投入方面,中央财政经费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极少。”而在整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分配上,根据公开报道,2017年有53%用于义务教育,约20%用于高等教育。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8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的要求是,在重点保障义务教育的前提下,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支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长江教育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数(2019年版)》发现,在选取的38个国家中,中国的教育投入指数位列第13位,竞争力较强。

但这个较好的排名是靠单个指标拉动的,即公共教育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例。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3月6日介绍,2018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5%,是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而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生均公共教育支出占人均GDP比例、教师与校长的法定工资水平这些指标上,中国在38个国家中都排在15名之后。